*原題: 你怎麼看待(曾經)結婚的女同和女雙呢?
--同家會聚會有感 


我今天有好多感觸。
今天參加了同家會座談(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前身拉媽電子報),
我三年前也當過義工,所以很多都是認識的夥伴了。

當初有個女同志媽媽社群(MSN),
拉媽報則是採訪這些人的生命故事,包括她們的伴侶和孩子,
進而舉辦各種聚會和座談,引進國外社運經驗,深化多元家庭的想像和論述。

而我,身為一個對同志出櫃的雙性戀,一直有種說不出的淺淺違和感。
我一直都不敢去問一些已經和女生交往的離婚女同志說:

「請問妳們為何曾經踏入婚姻?妳們對於男生/前夫是什麼感覺呢?」

因為這樣講好像是在質疑她們的拉子認同不純粹,
或者是質疑這個同志家庭的構成和社運並不純粹。

尤其如果她們的女友是T,我就更不可能去問這種敏感話題
即使結婚的是T或不分,那麼我就會心有定見的覺得她們只是迫於無奈才嫁的,
而不是對男人有一絲一毫的觸動

有個拉媽分享說,她雖然很喜歡拉媽這個新名詞(終於找到可以形容自己的詞~),
但是她又覺得自己的小孩像是美好的意外/禮物,是「活體注射」而來的(笑),
而不像其他同志不得不經過人工生殖或代理孕母等方式千辛萬苦才能得到。
所以她覺得自己好像又不太符合這個名詞?
於是同家會的夥伴就說其實有很多拉媽跟她一樣,都是已婚或離婚狀態;
當她們結婚時不一定都已經清楚自己的性向,
也有的人是因為很愛小孩而結婚等等因素。


然後我說我一直以來都有個問題,就是很想問已婚或離婚的拉媽們,
到底她們對男人的感覺是什麼?那段過去是什麼樣的經歷?
因為對我來說,
如果一個女同志社群的氛圍是「不可提到與男人的關係」時,

那麼我就不知道身為一個雙性戀我應該如何自處了。

大概是最好閉起我的嘴巴,假裝是一個對男人沒興趣的雙性戀吧

結果有位拉媽回復了我好多好多,讓我真的覺得很感動,
因為我感覺她應該沒有在社群中那麼完整的說過這些經驗。
包括她對女人的初戀,她如何下定決心走入婚姻,
她的前夫如何看待她對女人的感情,
以及她思考著他前夫是否曾經因為她無法投入愛情而受傷
即使她並不像有些拉子對男人非常排斥,
但她傾向於認為那時是年少無知的輕狂,也許有點雙,
但是目前為止她覺得女同志是對她而言最好最適合的自我認同。

我很感謝她真誠的分享,
彷佛那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一塊拼圖,

讓我可以建構一個更完整一點的女同性戀/女雙性戀的社群圖像。

因為我的經驗和她的有很多呼應之處,

所以經由她的述說,我感到自己也更加完整了。


真好。
因為我也曾經因為對同性關係感到絕望,而踏入了一段痛苦的異性關係;
我也曾經以為自己可以下定決心走入婚姻,
去回報另一個男人的愛,去過著所有的人都期望我走的「好走的路」。
可是我最後還是選擇忠於自己的心。
我不是不能愛男人,只是我不能否認我也很愛女人。
就只是這樣罷了。 ^_^


PS. Bi the Way 雙性戀社團主張應該尊重一個人的主觀自我認同,而不以其情欲的經驗去定義他的認同。也就是說,即使文中說到的拉媽曾經進入婚姻,但她說自己是女同性戀,那她就是女同而不是女雙。以上。

*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立案中)http://lgbtfamily.org/html3/
*拉媽報(目前29期)http://blog.yam.com/la_ma_news/


By 夜西 @Bi the Way 20110219

@豆瓣BTW: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772397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夜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